新闻中心
客户案例
服务热线
400-0769-868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
2019-12-25 15:51:39
次浏览
18年年底个税改革后闹得轰轰烈烈,大家都知道学历提升可以抵扣个税了,如今19年已到,具体又该怎么操作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操作方法,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根据《办法》内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包含「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大项。
其中,继续教育个税抵扣相关政策表明,凡提升学历专科本科(继续教育)可抵扣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按照400元/月或3600/年定额扣除,最长48个月。
此次将继续教育的费用纳入个税抵扣的范畴,也表明了国家重视继续教育,并且鼓励我国国民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自我增值的决心,对于我们每一位想提升学历的同学来说都是一次重要机遇!
无论你选择提升学历还是考取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自2019年第一天起都能享受减税福利。
现阶段,国家承认的成人继续教育包括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四种形式。
考生可通过以上四种形式提升至大专/本科的文凭,为自己生活、工作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同学表示看不懂,对此自考君整合相关资料为大家做出详细解读。关于继续教育学费抵扣个税的详细说明和申报流程,关乎每位参加继续教育同学的钱包,快来看看~
常见问题
【享受减免时间▶2019年1月1日及之后可享受】
一.2018年12月份发放的工资薪金能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答:2018年12月份实际发放工资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但是,2019年1月1日及之后实际发放的工资可以享受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二.专项附加扣除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根据《暂行办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办理注意事项▶首次申报须填表 远程办税端将发布
三.专项附加扣除都有哪几种办理途径?
答:专项附加扣除既可以在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员工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
四.首个月办理扣除时员工应该注意什么?
答:首次享受时,员工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为员工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五.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都可以每月办理吗?
答:不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五项,员工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但在单位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不包括大病医疗扣除,大病医疗扣除需要来年自行进行“汇算清缴”。
六.取得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哪些情况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
答: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三)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四)纳税人申请退税。
七.自行纳税申报需要采取哪种方式?
答:纳税人可以采用远程办税端(手机APP或网页端)、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八.预扣预缴时没有及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怎么办?
答: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纳税人无法在预扣预缴综合所得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或者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报送相关信息,在下个月申报时即可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继续教育▶一年取得两种资格证书也仅按3600元扣除】
九.假如纳税人一年取得两种资格证书,可以按7200元扣除吗?
答:根据《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因此纳税人一年取得两种资格证书,也仅可以按3600元扣除。
如何申请?
这一步,准确来说,是上报信息。
只有上报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信息,证明你确实有此类开支,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有三种报送个人信息的方式:纸质模板、电子模板、远程办税端(手机APP端、WEB端)
1.纸质模板。你可以到任何一个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模板,从税务局网站上下载电子版并打印,也从单位获取纸质版。
2.电子模板。单位可以从“扣缴客户端”下载并发放给你,你也可以从税务局官方网站上下载。
对于1、2这两种,你填写好表格,把表格交给单位,单位将员工相关信息录入并上传到系统。
3.远程办税端。划重点!鼓励大家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快捷方便,本人通过远程直接填报个人相关信息。
远程办税端长什么样子呢?2019年1月1日将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以及各省市电子局网站。
手机上的“个人所得税”app已经可以下载,个人可以注册并完善相关信息,但专项附加抵扣、年度申报纳税这些功能还没有上线,2019年1月1日这些功能将正式投入使用。(注意:在APP里搜索“个人所得税”即可查询到相关下载!)
通过各省市电子局网站填报个人信息,需要等各省市进一步消息。这些信息系统,应该正在日夜赶工,确保2019年1月1日投入使用。
需要填报哪些信息?
下面这三张图,截取自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纸质模板”,覆盖了需要填报的信息内容。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1、子女教育:子女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教育起始时间、教育结束时间、就读国家(或地区)、就读学校等
2、继续教育: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类型、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等
3、住房贷款利息:住房坐落地址、不动产登记号、本人是否为借款人、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贷款、贷款合同编号、贷款期限、首次还款日期、贷款银行等
4、住房租金:住房坐落地址、出租方姓名及身份证号、出租房单位名称及纳税人识别号、租赁起止时间等
5、赡养老人:勾选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被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号、共同赡养人、分摊方式、本年度月扣除金额等
6、大病医疗:患者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医药费用总金额、个人负担金额、与纳税人关系等
谁帮你扣?
有两种类型:
1.单位每月帮忙预扣。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把相关信息填报给单位之后,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日常扣“三险一金”一样,帮忙每月代扣就好。
补充一下,个人通过app端或web端填报信息的,可以选择“由单位代扣”。这些联网信息可以及时被单位接收,依照你本人填写的信息,单位每月帮你预扣预缴。
2.自行申报办理。
对于非工薪阶层,或者没有固定单位帮你扣税的,往往需要自行申报。
注意:如果是自行申报办理,不能实现每月每月扣,需要到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按年办理。
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的,可以填写纸质/电子模板,去年度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也可以在app端填写相关信息,在线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工作。
相应的,不同于工薪阶层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月扣1000元,自行申报的要在年末按全年1.2万元一次性扣除。
假如你享有的子女教育扣除开始于5月份,并持续到12月份,则年末允许扣除8000元(享有8个月的扣除额)。
另外,即便你是工薪阶层,如果有多处收入来源,或者年度内有没有扣除的支出等,也需要自行申报,并在年度汇算清缴期内,实现税款的多退少补。
扣多少?
定额扣除:
子女教育是1000元/月,继续教育是400元/月或3600元/年,住房贷款利息是1000元/月、住房租金是1500元/月或1100元/月或800元/月,赡养老人是2000元/月。
大病医疗为据实抵扣:
每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可在8万元/年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哪些月份可以扣?
具体操作扣除,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
比如你的孩子2019年5月份年满3岁,且在学前教育阶段,那么你在5月当月就可以让单位帮你预扣子女教育支出1000元。
其他像继续教育、房贷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都有相应时间限制。
比如房贷利息支出的扣除,还款当月开始扣除,持续到贷款全部归还,或者贷款合同终止(比如提前还款)的当月结束。此外,住房贷款利息限定扣除时间不得超过240个月。
信息更改了怎么办?
不用着急。更改信息的话,依照上面纸质、电子、远程端三种方式,提交更新后的信息,便可以及时调整扣除行为。
补报信息,也不会影响扣除。假定小A2019年3月新入职某单位,并开始领工资。小A5月份才首次向单位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那么,5月份单位在给小A发工资时,可以扣除子女教育支出金额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信息若没有及时上报,赶紧补充上报,并不会影响扣除!
哪些需留存资料?
有以下几类需要留存资料备查的,并且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
1、子女教育:如果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需要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证明资料备查。
2、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的相关证书,应当留存相关证书资料备查。
3、大病医疗: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等资料备查。
4、住房租金: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5、赡养老人:需要留存备(非独生子女间)约定或指定分摊的书面分摊协议等资料。
其他信息通过跨部门的信息传输、比对,能很快确认填报信息的真实度。
在此自考君也要提醒各位纳税人,本人要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果虚报、重复享受、超范围超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或者拒绝提供留存备查资料,情节严重的,可是会上“信用黑名单”,影响个人信用的!
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参加继续教育(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纳税人在读期间可以通过申报的方式每月定额抵扣400元,申报月份最多不超过48个月!现在已经在读的纳税人也可以申报哦!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根据《办法》内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包含「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大项。
其中,继续教育个税抵扣相关政策表明,凡提升学历专科本科(继续教育)可抵扣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按照400元/月或3600/年定额扣除,最长48个月。
此次将继续教育的费用纳入个税抵扣的范畴,也表明了国家重视继续教育,并且鼓励我国国民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自我增值的决心,对于我们每一位想提升学历的同学来说都是一次重要机遇!
无论你选择提升学历还是考取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自2019年第一天起都能享受减税福利。
现阶段,国家承认的成人继续教育包括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四种形式。
考生可通过以上四种形式提升至大专/本科的文凭,为自己生活、工作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同学表示看不懂,对此自考君整合相关资料为大家做出详细解读。关于继续教育学费抵扣个税的详细说明和申报流程,关乎每位参加继续教育同学的钱包,快来看看~
常见问题
【享受减免时间▶2019年1月1日及之后可享受】
一.2018年12月份发放的工资薪金能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答:2018年12月份实际发放工资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但是,2019年1月1日及之后实际发放的工资可以享受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二.专项附加扣除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根据《暂行办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办理注意事项▶首次申报须填表 远程办税端将发布
三.专项附加扣除都有哪几种办理途径?
答:专项附加扣除既可以在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员工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
四.首个月办理扣除时员工应该注意什么?
答:首次享受时,员工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为员工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五.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都可以每月办理吗?
答:不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五项,员工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但在单位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不包括大病医疗扣除,大病医疗扣除需要来年自行进行“汇算清缴”。
六.取得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哪些情况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
答: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三)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四)纳税人申请退税。
七.自行纳税申报需要采取哪种方式?
答:纳税人可以采用远程办税端(手机APP或网页端)、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八.预扣预缴时没有及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怎么办?
答: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纳税人无法在预扣预缴综合所得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或者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报送相关信息,在下个月申报时即可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继续教育▶一年取得两种资格证书也仅按3600元扣除】
九.假如纳税人一年取得两种资格证书,可以按7200元扣除吗?
答:根据《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因此纳税人一年取得两种资格证书,也仅可以按3600元扣除。
如何申请?
这一步,准确来说,是上报信息。
只有上报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信息,证明你确实有此类开支,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有三种报送个人信息的方式:纸质模板、电子模板、远程办税端(手机APP端、WEB端)
1.纸质模板。你可以到任何一个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模板,从税务局网站上下载电子版并打印,也从单位获取纸质版。
2.电子模板。单位可以从“扣缴客户端”下载并发放给你,你也可以从税务局官方网站上下载。
对于1、2这两种,你填写好表格,把表格交给单位,单位将员工相关信息录入并上传到系统。
3.远程办税端。划重点!鼓励大家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快捷方便,本人通过远程直接填报个人相关信息。
远程办税端长什么样子呢?2019年1月1日将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以及各省市电子局网站。
手机上的“个人所得税”app已经可以下载,个人可以注册并完善相关信息,但专项附加抵扣、年度申报纳税这些功能还没有上线,2019年1月1日这些功能将正式投入使用。(注意:在APP里搜索“个人所得税”即可查询到相关下载!)
通过各省市电子局网站填报个人信息,需要等各省市进一步消息。这些信息系统,应该正在日夜赶工,确保2019年1月1日投入使用。
需要填报哪些信息?
下面这三张图,截取自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纸质模板”,覆盖了需要填报的信息内容。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
详细解读:2019升学历抵个税补贴新政策(内附详细申请流程)
1、子女教育:子女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教育起始时间、教育结束时间、就读国家(或地区)、就读学校等
2、继续教育: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类型、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等
3、住房贷款利息:住房坐落地址、不动产登记号、本人是否为借款人、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贷款、贷款合同编号、贷款期限、首次还款日期、贷款银行等
4、住房租金:住房坐落地址、出租方姓名及身份证号、出租房单位名称及纳税人识别号、租赁起止时间等
5、赡养老人:勾选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被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号、共同赡养人、分摊方式、本年度月扣除金额等
6、大病医疗:患者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医药费用总金额、个人负担金额、与纳税人关系等
谁帮你扣?
有两种类型:
1.单位每月帮忙预扣。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把相关信息填报给单位之后,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日常扣“三险一金”一样,帮忙每月代扣就好。
补充一下,个人通过app端或web端填报信息的,可以选择“由单位代扣”。这些联网信息可以及时被单位接收,依照你本人填写的信息,单位每月帮你预扣预缴。
2.自行申报办理。
对于非工薪阶层,或者没有固定单位帮你扣税的,往往需要自行申报。
注意:如果是自行申报办理,不能实现每月每月扣,需要到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按年办理。
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的,可以填写纸质/电子模板,去年度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也可以在app端填写相关信息,在线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工作。
相应的,不同于工薪阶层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月扣1000元,自行申报的要在年末按全年1.2万元一次性扣除。
假如你享有的子女教育扣除开始于5月份,并持续到12月份,则年末允许扣除8000元(享有8个月的扣除额)。
另外,即便你是工薪阶层,如果有多处收入来源,或者年度内有没有扣除的支出等,也需要自行申报,并在年度汇算清缴期内,实现税款的多退少补。
扣多少?
定额扣除:
子女教育是1000元/月,继续教育是400元/月或3600元/年,住房贷款利息是1000元/月、住房租金是1500元/月或1100元/月或800元/月,赡养老人是2000元/月。
大病医疗为据实抵扣:
每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可在8万元/年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哪些月份可以扣?
具体操作扣除,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
比如你的孩子2019年5月份年满3岁,且在学前教育阶段,那么你在5月当月就可以让单位帮你预扣子女教育支出1000元。
其他像继续教育、房贷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都有相应时间限制。
比如房贷利息支出的扣除,还款当月开始扣除,持续到贷款全部归还,或者贷款合同终止(比如提前还款)的当月结束。此外,住房贷款利息限定扣除时间不得超过240个月。
信息更改了怎么办?
不用着急。更改信息的话,依照上面纸质、电子、远程端三种方式,提交更新后的信息,便可以及时调整扣除行为。
补报信息,也不会影响扣除。假定小A2019年3月新入职某单位,并开始领工资。小A5月份才首次向单位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那么,5月份单位在给小A发工资时,可以扣除子女教育支出金额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信息若没有及时上报,赶紧补充上报,并不会影响扣除!
哪些需留存资料?
有以下几类需要留存资料备查的,并且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
1、子女教育:如果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需要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证明资料备查。
2、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的相关证书,应当留存相关证书资料备查。
3、大病医疗: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等资料备查。
4、住房租金: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5、赡养老人:需要留存备(非独生子女间)约定或指定分摊的书面分摊协议等资料。
其他信息通过跨部门的信息传输、比对,能很快确认填报信息的真实度。
在此自考君也要提醒各位纳税人,本人要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果虚报、重复享受、超范围超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或者拒绝提供留存备查资料,情节严重的,可是会上“信用黑名单”,影响个人信用的!
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参加继续教育(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纳税人在读期间可以通过申报的方式每月定额抵扣400元,申报月份最多不超过48个月!现在已经在读的纳税人也可以申报哦!
学历教育可以抵扣个税,具体怎么操作?注意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