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客户案例

服务热线

400-0769-868

学历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0-01-02 11:04:16 次浏览
今天在腾讯新闻首页看到一篇文章——《只招985大学生,后致条件型歧视最难防》。

文中提到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大企业前人事经理说,大企业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把985大学生简历和非985大学生简历分开放,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

只招985大学生或者其他学历方面的要求,是不是一种歧视?

首先看法律层面,目前我国跟就业相关的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对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有明确规定,但不包括学历。从国外的法律条文来看,学历也同样不在歧视的项目之列。

再看社会层面,普通职场人士觉得学历是种歧视吗?好像也没有。

我比较认同这样去定义歧视,如果是因为先天的、自身无法决定且难以改变的条件而被拒绝的属于歧视,如民族、性别等;反之,如果是后天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的,如学历,则不能称为是一种歧视。

近些年来,企业招聘中的就业歧视现象已经越来越少,在一步步走向完善,如在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对性别的要求会被屏蔽,入职体检不得要求检查乙肝等。

学历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既然企业招聘要求学历不能称作歧视,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企业这么要求合理吗?或者说,要求学历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与其争论是否歧视,不如搞清楚企业选人的逻辑。学历究竟意味着什么?

学历代表着这三种能力或特质:1.意志力和自控能力;2.智商;3.学习能力;

在我们中国这个应试教育体系下,要想冲出重围,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是基础,决定一个人能否考上本科;而智商,则决定考上的是什么级别的本科;学习能力则是这个过程中广大学生训练出来的能力;211还是985,代表着国家学校的背书,相当于学校的品牌,是对学生能力的保证。

当然要承认有些人只是因为高考没发挥好失误了所以没考上本科或者没考上985,但那一定是小概率事件;当然有些名校生走入职场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学习能力,但死读书只有应试能力没有学习能力的也是少数人;

企业之所以招聘大学生,看重的肯定不是当前的价值,而是未来的潜力;一个人是否有潜力,首先要看基本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这是企业选人的基本逻辑,越是名校的学生,越是受欢迎,因为名校生通常更有潜力;

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这是相比于不加学历限制的招聘,成功概率更大的选择。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想让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就要选择成功概率更大的人群,也就是211或985大学生,这是商业投资的选择,跟歧视真的没什么关系。

进入企业后,学历还起到作用吗?

《杜拉拉升职记》里有一段讲到,杜拉拉统计过公司全国几十个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人员的学历,全部是本科,一个大专的都没有。按现在流行的大数据原理,我们只看相关性,不看因果性,也可以看出学历跟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学历仍然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指标,虽然不再是决定因素。

我的一个北京的朋友,因为家庭原因没有读全日制本科,但一直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今年从一家很牛逼的企业辞职,提前半年多准备MBA考试,且已经通过两所很不错的学校的面试。

我想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学历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持续学习的能力。

学历很重要,对应届生来说是块敲门砖;对企业来说,则是设置的门槛;

学历又没那么重要,在门外的时候是决定进不进的去的关键,进了门之后更看重一个人持续学习的能力;

最后,说说我对要求学历这件事的看法:当你觉得受到歧视,一定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了,愤怒也好,抱怨也罢,都于事无补,因为职场是残酷的;与其大喊着要求公平,不如自己默默努力,让自己变得无可挑剔;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是面对一切歧视的不二法则。


广东东大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15-2021

全国咨询热线:400-0769-868 |